八正道

日常生活中,我的精力有用對地方嗎?只說有營養的話,只想有營養的念頭,只做有營養的事情,不把力氣花在任何會讓自己執著糾葛的事物上。

在乎自己的精力,有用對地方,叫做「正命」。因為看到我的這條命,從出生到現在,是許許多多人的扶持和貢獻,我是整個社會養大的,我可以拿什麼來回報呢? 把精力用對,就是給世界最好的回報。

我跟先生是工作夥伴,他性子急,有時候我沒聽清楚他說的,拿錯東西給他,他就會大小聲,一聽到他大小聲,我也不甘示弱跟他吵,吵完自己很不開心。後來上課學到「正命」,反省自己,這樣精力有用對地方嗎?很顯然沒有。那精力要怎麼用對?至少先不要用在生氣!

於是,想生氣的時候,我就提醒自己「慢一點生氣」,每次都「慢一點」,「慢一點」,氣就消了,然後,再進一步超前部屬,每次要動作之前,提醒自己「先問清楚再動作」,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,生氣減少了,快樂變多了,我變得很有能量,隨時可以給出微笑,當先生不耐煩的時候,我能夠體諒他的辛苦,也會幫助他理解我的困難。

原來,只要把精力用對,就可以從能量負債,變成能量富翁,隨時給得出微笑,給得出體諒,感覺這樣活著,很有價值!

現在,把眼睛閉上,雙手交疊,輕輕靠著小腹丹田,吸氣~從鼻頭吸入丹田,呼氣~從丹田呼向全身,

丹田,是身體的能量大水庫,透過丹田的呼吸,把水庫一點一點的補滿。吸氣~從鼻頭吸入丹田,呼氣~從丹田呼向全身,

日常生活中,我的精力有用對地方嗎?精力用錯,能量耗損,給不出去,精力用對,能量飽滿,給得出去。

在乎自己的精力,有用對地方,給得出去,叫做「正命」。

吸氣~從鼻頭吸入丹田,呼氣~從丹田呼向全身,能量飽滿了,就給得出微笑和體諒。

現在,把左右手掌分別放在左右腿上,右手掌心朝上,左手掌心朝下,掌心朝上,代表接受,掌心朝下,代表給予,

吸氣~從右手吸進來,呼氣~從左手呼出去,在呼吸裡,感覺生命的連結,只要呼吸在,連結就不會斷。

吸氣~從右手吸進來,代表接受,呼氣~從左手呼出去,代表給予,透過手掌的串聯,把生命中所有重要的人,都串連起來。 

日常生活中,我的精力用對了嗎?當我把精力花在懊悔過去,或擔憂未來,呼吸的感覺沒了,連結就斷了,

現在換邊感覺看看,左手掌心朝上,右手掌心朝下,吸氣~從左手吸進來,呼氣~從右手呼出去,感覺有沒有不一樣?

只要呼吸在,連結就不會斷。

從出生到現在,我的這條命,是許許多多人的扶持和貢獻,我是整個社會養大的,我可以拿什麼來回報呢?

把精力用對,隨時給得出微笑和體諒,就是給世界最好的回報。

分享心得或提問 ➡ https://forms.gle/dxzQYdXTRswWaLLLA

正在處理工作上一件棘手的事情,但是,我那親愛的老公似乎不知道狀況,還一直問我事情,打斷我的思緒,前兩次我忍住了,第三次,我已經到了臨界點,不耐煩地回應說,「這種事幹嘛要問我,你自己決定就好了啊!」老公聽了,也不高興了,反嗆我說,「你到時候又會怪我,怎麼沒有跟你商量,就擅自決定!」 類似事情,已經重複上演太多遍了,只要一個人有情緒,就會引爆另一個人的情緒,然後製造更多的麻煩。

於是,我請教我的修行導師,問題到底出在哪裡?

他告訴我:「因為你該說的沒說,不該說的就會脫口而出。

很多人在關係中,都只注意,不要說會惹對方生氣的話,但是卻沒有好好整理,自己該說的話。

當該說的沒說,就會累積不舒服的情緒,累積到臨界點,當然會忍不住要發洩情緒,怪罪、指責、甚至翻舊帳,不該說的通通說了。

回到我跟老公的例子,當老公打斷我,我感覺有壓力的時候,就應該跟他說明:「對不起,我現在正在處理棘手的事情,沒辦法一心二用。」在第一個時間點上,清楚表達自己的困難,相信對方會理解的。

不過,有時候,我們的覺察力不夠敏銳,已經衝動說出了情緒話,怎麼辦? 還是可以在當下就停損,很由衷的告解:「對不起,老公,我剛剛的語氣很不耐煩齁。」

願意告解,願意柔軟,是因為我不想再輪迴了,我也相信,對方有一顆想要呵護,想要成全的心。

把眼睛閉上,給自己一個深呼吸,輕輕回想,最近生活中,是否遇到溝通的障礙?我該說的,有說嗎?

該說的,就是我的界線,我的困難。

很多人說不出自己的界線和困難,是因為太習慣勉強、硬撐,對自己的身心狀態,敏感度不夠。

透過呼吸的鍛鍊,可以增加敏感度。

現在,把左右手掌上下交疊,讓食指的第二個指節互相對齊,大姆指輕輕銜接,形成一個橢圓形。把這個橢圓形放在小腹。

吸氣的時候,感覺空氣灌入,小腹往外凸,呼氣的時候,感覺空氣離開,小腹往內收

吸氣~空氣灌入,小腹往外凸,呼氣~空氣離開,小腹往內收。

雙手手掌形成的橢圓形,貼在小腹,就像一個聽診器,可以隨時追蹤自己的身心狀態,可以試著聽聽看,身心混亂,是什麼樣的節奏、有什麼樣的聲音?身心安靜,又是什麼樣的節奏、有什麼樣的聲音?

透過呼吸,跟自己的身心狀態,保持連線。

吸氣~有感覺小腹往外凸嗎,呼氣~有感覺小腹往內收嗎?

聽聽看,身心安靜的時候,可以聽到比海還要深沉的節奏,比虛空還要安靜的聲音。

很多人在關係中,都只注意,不要說會惹對方生氣的話,但是卻沒有好好整理,自己該說的話。當該說的沒說,不該說的就會脫口而出。

吸氣~有感覺小腹往外凸嗎,呼氣~有感覺小腹往內收嗎?

透過呼吸,跟自己的身心狀態,保持連線,更清楚自己的界線,由衷告解自己的困難。

相信對方會理解的,相信對方有一顆想要呵護、想要成全的心。

分享心得或提問 ➡ https://forms.gle/dxzQYdXTRswWaLLLA

我們常常聽到的「正念」,更完整的名字,其實是「正知正念」,

首先來介紹正念,正念,就是每個當下,注意力都有亮點,比如說,我想要讓自己放慢,那麼,時時刻刻,感覺自己的念頭、自己的動作,放慢了嗎?這就是注意力有亮點。正念的好處是,當我去注意放慢,就會覺察到自己的急躁。這時候怎麼辦呢?重新回來注意就好。

有正念,才看得到失念。看到急躁了,回來放慢就好。

那什麼是正知呢?正知,就是知道自己練習的導向。比如說,注意放慢,是為了什麼?為了讓自己更有空間,思考更清晰,做出更明智的決定。

當我知道練習正念的導向,才會有熱情動力,也才能夠檢驗,這樣練習,真的有幫助我接近嚮往的方向嗎?需不需要調整?

總結一下,正念,是每個當下注意力有亮點,有正念,才看得到失念,失念了,回來就好。

正知,是知道我練習的導向,這樣才有持續的動力,也才能靈活調整練習的內容和步調。

正知正念,在關係中,要如何練習呢?

舉個例子,那天,母親突然來電,語氣很著急地說,她的健保卡搞丟了,要我星期一就陪她去補辦!

以前的我,只要母親著急,我就會跟著著急,勉強自己去配合她,但經過多年來正知正念的練習,現在的我,已經不會跟著緊張、跟著急。

那天,我語氣柔和地告訴她:「我知道你很著急,如果你要辦,我禮拜三會回家,可以陪你去,但如果你要禮拜一去,我沒辦法陪你喔!」

猜猜看,面對母親,我的正念是什麼?

我的正念是隨時注意我有選擇嗎?我有什麼選擇?

我的正知呢?我知道自己練習的導向,是為了讓彼此在關係中,更獨立更自由。

那天,母親還是堅持禮拜一,要我陪她去,但我聽到的是她在撒嬌,語氣好可愛,我笑了出來,她也笑了,著急緊張不見了。後來,她選擇自己去,隔天,還開心地告訴我說,健保署整層樓的人都說,她好勇敢喔!86歲了,還自己來!她好有成就感!

現在,把眼睛閉起來,利用最後一點時間,來練習正知正念。

什麼是我當下注意力的亮點?我正在注意臉部皮膚的鬆緊,感覺額頭,吸氣~呼氣~,感覺臉頰,吸氣~呼氣~,感覺下巴,吸氣~呼氣~,不論是在做事還是在休息,隨時隨地都去注意臉部皮膚的鬆緊,感覺額頭,臉頰,下巴。

我這樣練習的導向,是什麼?是為了讓自己更有空間,不隨衝動而行,感覺臉的皮膚緊,代表我現在空間比較小,感覺臉的皮膚鬆,代表我現在空間比較大。注意臉部皮膚的鬆緊,吸氣~呼氣~,是為了讓每個當下,讓每一次與他人的連結,都更有品質。

練習「正念」的好處是,我會看到自己的「失念」,有正念,才看得到失念,失念了,回來就好,很單純,不浪費任何力氣找藉口,或自我批判。

「正知」,知道自己練習的導向,是為了珍惜每一個當下,在乎每一次與他人的連結。

分享心得或提問 ➡ https://forms.gle/dxzQYdXTRswWaLLLA

什麼是面對問題、解決問題的第一步?

把心靜下來。

心靜不下來,所有的想,都是亂想,所有的動,都是盲動,只會把問題越搞越大,越弄越糟。心靜下來,才是面對問題的開始。

今天的me time,我們來認識「五禪支」,這是一種方法,一套路徑,只要願意反覆熟練,就可以幫狂亂的心,找到回家的路。

「五禪支」可以看成五個路標:

第一個路標,叫做「尋」,尋找的尋。就是主動訓練我的注意力。

通常會靜不下來,是因為我的心被煩惱綁架,不得不想。為了讓心不被煩惱帶著跑,就要主動訓練我的注意力。

現在就來練習一分鐘的注意,注意什麼呢?注意當下的呼吸:在鼻頭,感覺吸氣進來了,感覺呼氣出去了。

不要小看一分鐘的注意,有一分鐘的注意,我的心,就長出一分鐘的定力。

感覺吸氣進來了,感覺呼氣出去了。有一個呼吸的注意,就有一個呼吸的定力。

心跑掉了,就歸零,重新開始。

當我願意這樣反覆鍛鍊,就會看見第二個路標,叫做「伺」,伺機而動的伺,就是注意力穩當了,可以綿綿密密、沒有間斷的注意。

注意吸氣~從頭到尾,注意呼氣~從頭到尾,綿綿密密、沒有間斷。

注意吸氣~從頭到尾,注意呼氣~從頭到尾。

包括注意呼吸的轉折點:呼氣是怎麼變成吸氣的?吸氣是怎麼變成呼氣的?

當注意力綿綿密密不間斷,呼吸的感覺,就會從局部擴散到全身,感覺全身上下,從腳到頭,從裡到外,都充滿了氣,不只是享受呼吸,而是我,變成了呼吸,這就是第三個路標,叫做「喜」,喜歡自己,融入當下。

當我很喜歡很融入,原本覺得很煩很討厭的人事物,都不再是障礙,成見脫落了,會生出新的角度,打開新的空間。

這種新的感覺,讓人興奮,但也可能讓人害怕,我們害怕那種摸不著邊際的感覺,想要抓住原本熟悉的習慣的,這時候,只要願意放下抓取,把自己交出去,就會看見第四個路標,「樂」,樂,是真正的滿足,平靜,抓取放下了,恐懼消失了,感覺這樣活著,才值得!

經過前面四個步驟的洗禮,我的心,會變得很有定力,不被成見所束縛,不被恐懼所綁架,進入一種自由、很靈活的狀態,這就是第五個路標,叫做「一心」,就像登上了山的最頂峰,看事情,更全方位。進入「一心」,不代表問題就解決了,許許多多的困難,依舊存在。心靜下來,我才有智慧去面對,去處理。

再複習一次五禪支,五個路標:

尋,主動訓練自己的注意力,回來當下

伺,注意力穩當了,綿綿密密不間斷

喜,喜歡自己,融入當下,成見脫落

樂,放下抓取,恐懼消失,滿足平靜

一心,登上頂峰,看事情更全方位

心亂亂的時候,先別急著解決問題。讓五禪支,變成我的基本動作,反覆熟練。

當心靜下來了,才是面對問題的開始。

分享心得或提問 ➡ https://forms.gle/dxzQYdXTRswWaLLLA

什麼是我不快樂的主要原因?

當注意力放錯,就算我是人生勝利組,顏質高有魅力,工作表現受肯定,一樣快樂不起來…,當注意力放對,就算資源很少,障礙很多,挑戰很大,我都可以充滿喜樂的去面對…。

注意力放錯,有五種常見情形,叫做五蓋,因為,它會蓋住我的能量,我的思考,我的眼睛,也蓋住那個天真可愛的自己。

這五蓋分別是:有所求,不耐煩,消沉,心很忙,疑。讓我們來一一認識。

不快樂,通常是從「有所求」開始,我要事情順我的意,要別人滿足我的要,問題是,人生就是無常,不可能掌控別人,即使這次要到了,下次還是會擔心要不到,有所求,是一個填不滿的洞。

因為有所求,就會接著衍伸出「不耐煩」和「消沉」這兩種蓋,「不耐煩」是往外找理由,怪別人,遷怒指責,「消沉」是怪自己,把自己批判到一無是處,動彈不得。想想,當事情不順我意,我比較常怪別人或是怪自己呢?我比較容易「不耐煩」或是「消沉」呢?

在自信心低落的狀況下,我會不由自主地去討好別人,迎合主流價值,想東想西、做這做那,搞得自己「心很忙」,停不下來,忙到後來變得很茫然,「懷疑」人生有意義嗎?這樣做有用嗎?世界上有真正的愛嗎?

聽完了五蓋的介紹,有沒有覺得都好熟悉呢?承認我有五蓋,是好事!有病識感,承認自己注意力錯了,才會願意停下來,不繼續往前衝。

現在,把眼睛閉上,感覺當下的姿勢,讓下半身去接地氣,用頭頂來連結天空,感覺我的姿勢接天接地,

找找看,呼吸在身體的哪裡,感覺最明顯?

把注意力就放在這個身體部位,感覺吸氣來了,感覺呼氣去了,

很放鬆的觀察,不控制,吸氣來了就來了,呼氣去了就去了。

回想一下,最近有觀察到自己五蓋嗎? 有所求,不耐煩,消沉,心很忙,懷疑人生…

具體的情境,是什麼?

當我回想到這個情境,有什麼感覺?任何感覺,都有身體的落點,這個感覺,在身體的哪裡呢?

吸氣的時候~把注意力集中到最有感覺的這個點,呼氣~讓感覺往四周擴散;吸氣~集中到這個點,呼氣~往四周擴散...

隨著每一個呼氣,擴散的範圍越來越大,到整個身體,用整個身體來接納這個感覺,它就會流動,變化…

現在,重新掃描一下全身,看看哪個部位最有感覺,任何感覺,都有身體的落點,吸氣~吸到最有感覺的那個點,呼氣~讓感覺往四周擴散… 漸漸,擴散到整個身體,用整個身體來接納。

五蓋,是一種破壞性的力量,五蓋有多強大,生命力就有多強大,我如何把注意力放對?把力氣用對?

只要我願意停下來,把五蓋看清楚,這股破壞性的力量,就開始轉,負面的能源,轉成正面的能源,破壞性的力量,轉成建設性的力量。

重新回到剛剛那個情境,我有沒有看到不同的角度?我如何把注意力放對?把力氣用對?

分享心得或提問 ➡ https://forms.gle/dxzQYdXTRswWaLLLA

三年後的我,會不會比現在更好?有一種系統性讓自己更好的方法,叫做「四正勤」,可以幫助自己,把力氣用對地方,省力的精進。

首先,要懂得分辨什麼是善,什麼是惡。

現在就想一想,我平常有哪些說話、思考、行為模式,對我自己是有幫助的,可以讓我越來越真,越來越好?這些,就歸類為,我們希望多多益善!

然後再想想,我有哪些說話、思考、行為模式,對我自己是有害的,會障礙我做最真的自己?這些,就歸類為,我們希望越來越少。

四正勤的特點,在於雙管齊下,一方面減少惡,同時也開發善

現在,就用一個簡單的案例,來認識「四正勤」怎麼操作。

比如,我常常會衝動說出情緒勒索的話,這是我想要減少的惡。減少惡,可以分成兩個階段:第一階段,當我的慣性衝動還很強,情緒勒索的話已經脫口而出了,我的注意力就放在「停損」,完全接受已經發生的,不要再自責,抗拒,苦上加苦。

當然,如果一直重複錯誤,也不是辦法,所以,第二階段,我要開始超前佈署,減少衝動,看到什麼,聽到什麼,不急著下判斷,當自以為是的判斷越來越少,衝動也會跟著減少。

不過,我如果只是停損,減少衝動,態度上還是消極的,一定要同時去開發善,才會給自己信心和能量。

比如,我希望自己說話的時候,很由衷,給人有溫度的感覺。那麼,每次在開口說話之前,我就要先對準由衷、感覺溫度。有對準,不代表我一定就做得到,但至少會增加做到的機率。

如果有做到了,那就可以進展到下一階段,把這個成功經驗再擴大,比如,今天跟一位同事說話,我有做到一分鐘的由衷,那下次看看,能不能做到兩分鐘,三分鐘…,或者,也把這樣感覺帶回家,試試看跟家人說話也很由衷,這樣,善,就會越來越多。

認識了四正勤的架構,每天,都可以運用這個架構,來檢視自己一整天的說話,思考,行為:

已經隨慣性衝動反應出去的,屬於已生惡,已經發生的惡,面對已生惡,我有完全接受,停損嗎?

雖然有衝動升起,但是有即時覺察、踩剎車,屬於未生惡,尚未發生的惡,面對未生惡,我有看到自以為是的判斷嗎?可以讓別人的感覺和角度,進來嗎?

在說、想、做之前,有先對準我喜歡的自己,對準了由衷、主動、謙虛、浪漫…,屬於未生善。今天,我有記得對準嗎

當我不只對準、也有做到,未生善就變成了已生善,下一步,我如何把這樣的善增廣,到更多場合、更多關係呢

透過四正勤「已生惡、未生惡、未生善、已生善」的架構,會很清楚看到自己每天的說、想、做,多了什麼,少了什麼,就可以把力氣用對地方,省力的精進

分享心得或提問 ➡ https://forms.gle/dxzQYdXTRswWaLLLA